笔趣阁

笔趣阁>生活中不可不知的心理洞察术 > 第九章 日常应酬中的心理博弈术(第1页)

第九章 日常应酬中的心理博弈术(第1页)

应酬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沟通艺术。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是为人处世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生活中随处都需要应酬,如何把难办的事办好,把难应付的人应对好,这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应酬的实质就是人与人的心理博弈,只要洞察并掌握了他人心,你就能够巧妙地应对人情世故,给你的日常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应酬要保持良好的形象

一般来讲,成功应酬的基础就是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让对方喜欢、接受自己。如果一个人的形象很差,从直观上让别人不喜欢,就会对关系的建立带来心理上不利影响。

哈佛商学院在《事业发展研究》中指出:“事业的长期发展优势中,视觉效应是你的能力的九倍。”我们通过美国两次总统竞选的例子,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形象对一个人的重要作用。

1980年与里根竞选总统的杜卡基斯,这个祖先是希腊籍的小个子民主党领袖,无论外表还是声音,无论演讲还是表演,在英俊、高大、富有感召魅力的里根的衬托下,越发显得“不像个领袖”,因而落选。而演员出身的里根用自己的微笑、声音、手势、服装及高超的演技,表现出一个具有迷人魅力的领袖形象,从而掩盖了他在知识和智力上的不足。

1960年尼克松与肯尼迪之争中,老牌政治家尼克松似乎在资历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却忽略了对自己外表的包装。以至于贵族家庭出身的肯尼迪评价他:“这家伙真没有品位!”受到家族的影响,肯尼迪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外在优势获取选民的信任。在他与尼克松的电视辩论上,年轻、英俊、风流倜傥的肯尼迪浑身散发着领袖的魅力,看起来坚定、自信、沉着,不仅能够主宰美国的政坛,而且能平衡世界的局面。在电视节目中的一个握手动作上,就使得一位政治评论家宣称“肯尼迪已经获胜”。当他提出“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一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的口号时,激起美国民众上下一片的爱国热潮。他是美国人理想的领袖形象。几十年过去了,他的形象一直让人难以忘怀,是世界领袖的标准形象。克林顿就是受到肯尼迪的影响,从小立志从政,他以肯尼迪为榜样,终于成为美国总统。在克林顿的身上,正反两面,都有肯尼迪的影子。尽管他是美国历史上丑闻最多的总统,但是他在每一次事件中都能够安然过关,人们一次次由于他富有魅力的形象而原谅他的不检点。相比之下,尼克松一次水门事件就被迫离开了白宫。

西方有句名言说得好:“你可以先装扮成‘那个样子’,直到你成为‘那个样子’。”“看起来像个成功者和领导者”在你的事业中会为你敞开幸运的大门,让你脱颖而出。民主选举时,由于你“像个领导”,人们会投你一票;提拔领导时,由于你“像个领袖”,你会被领导和群众接受;对外进行商务交往,由于你“像个成功的人”,人们愿意相信你的公司也是成功的,因而愿意与你的公司进行交易。

如果对于个人形象缺乏注意,而只着重发展自己的能力,那么成功的速度将会变得缓慢。所以说,一个人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别人对你或你对别人都是这样。所以只要抓住人人都注重先入为主这个特点,从一开始就树立良好的形象这一策略入手,保证在应酬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要创造良好的个人形象,首先要注意服装及仪表。一个蓬头垢面、衣衫不整的人站在你面前,一定会令你生厌;服装也并不一定要赶时髦,最要紧的是得体大方、干净整洁。

人们总是喜欢那些看上去感觉舒适、有美感的人。姣好的长相、匀称挺拔的身材、美观大方的服饰均能增添人的仪表魅力,给人以舒服、美好的感觉。如果说人的天生长相、身材长短难以变更,而服饰却是可以变化的。整洁美观的服饰是人们用以改变自己或烘托自己形象的最好、使用最频繁的“武器”。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一武器来“武装”自己。

通常来讲,仪表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好的仪表也离不开内在气质的烘托。不仅仪表要吸引人,还要从谈话方式、谈话内容等方面去吸引人,用内在的东西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

芭芭拉·瓦尔特斯曾经说过:“在你的一生当中,有一些时候,命运会取决于你给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其中包括寻求配偶的阶段和谋职期间。在这种时候,你是不应屈居第二位的。”

怎样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长处表现出来,给对方留下美好并且深刻的印象,是一种可贵的本领。

成功者善于显示和宣传自己的长处。不论在什么场合,他们总是以自己在专业和社交两方面的谈吐举止尽可能给人们留下好感。

芭芭拉·瓦尔特斯回忆了她初次同阿曼德·哈默会面的情景。哈默是杰出的金融家,艺术品收藏家和著名的慈善家。他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芭芭拉·瓦尔特斯发现他非常善于言谈,待人友善,毫无矫饰,使人为之倾倒。

他对芭芭拉·瓦尔特斯讲述了他过去的经历,他的热忱是很有感染力的。他本来是个医科学生,经过奋斗成为石油大王——这段不寻常的经历深深吸引了芭芭拉·瓦尔特斯,听他慢慢讲述自己的经历,就像是看一部英雄人物的纪录影片。

每次见面,他都会详详细细地讲述自己一件件的往事——由于他眼光远大,胸怀大志,锲而不舍并把握机会,所以克服了许多难于逾越的障碍。听了他的经历,芭芭拉·瓦尔特斯认识到他的价值,不只在于他取得的卓越成就,而且在于他对他人的真诚。

哈默懂得如何表现自己,假如他对自己的才干保持缄默,是不会攀登到国际石油界和金融界的高峰的。他很善于让他人了解他的卓越才能。

如果你在与人交际的时候有上述的不足或欠缺,那么赶快去改变吧。良好人脉的建立,是改变形象开始的。给人面子就是给己面子

所谓的面子就是要懂得尊重对方,特别是在公开的场合,不要为一些无原则的小事情而让对方觉得颜面尽失的技巧。

生活中的有些人可以吃闷亏,也可以吃明亏,但就是不能吃没有面子的亏。这也就是很多圆滑世故的人,绝不轻易在公开场合说一句批评别人的话的原因。宁可高帽子一顶顶地送人,这样既能保住别人的面子,别人也会如法炮制,还你面子,彼此心照不宣,尽兴而散。

有位资深的学者,他每年都会受邀参加某单位的杂志评鉴工作。这份工作虽然报酬不多,但却有很高的荣誉,许多人想参加却找不到门路,也有人只能参加一两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了。问他为何年年有此“殊荣”,他在年届退休,不再参加此项工作后才公开秘诀。他说,他的专业眼光并不是关键,他的职位也不是重点,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是因为他很会给别人面子。

据他说,他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多称赞、鼓励而少批评,在公开场合要给别人面子,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中把别人批评得一无是处。当然,我也不是只做表面文章尽说大话,在会议结束之后,我会找来杂志的编辑人员,私底下告诉他们编辑上的缺点。”因此虽然杂志有先后名次,但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因为他顾虑到别人的面子,因此无论是承办该项业务的人员还是各杂志的编辑人员,大家都很尊敬他、喜欢他,当然也就找他当评审了!

如今的年轻人常常自以为有见解、有口才,逮到机会就大发宏论,不给别人留下丝毫的面子。有时还会把别人批评得脸红一阵白一阵,他自己则大呼痛快。其实这种举动正是在为自己的祸端铺路,总有一天会吃到苦头。

其实,给人面子并不难,像上述的那位学者一样,懂得赞扬和批评有一定的分寸和场合。既坚持原则性,也要讲究灵活性,既坚持真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也要给人以面子,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够有面子。

通用电器就曾很好地处理过一件棘手的事情,他们既给了员工面子,又很好地协调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当时,他们面临一项需要处理的工作:免除一位职员担任某一部门的主管。这位职员在电器方面是一个天才,但在担任计算部门主管期间却是彻底地失败。然而公司却不敢冒犯他——公司绝对不能解雇他,而他又十分地敏感。于是他们给了他一个新头衔。他们让他担任“通用电器公司顾问工程师”,这项工作还是和以前一样,只是换了一项新头衔——并让其他人担任了部门主管。

这位职员当然十分高兴。通用电器公司的上层人员也很高兴。他们已温和地调动了这位“最暴躁的大牌明星职员”,而且他们这样并没有引起一场大风暴——因为他们让他保住了面子。

保住别人的面子,其实就是在给别人一个悔改的机会。人人都有虚荣心和自尊心。只不过很多人总是爱扫别人的兴,出言不逊,或做法过激,当面让同事面子挂不住,以致撕破脸皮,互不相让,翻脸成仇。仔细想想,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得多。因此,做人还是要懂得他人的感受,不要把事情做绝,给他人面子也是给自己留有余地。

贾玲是一位产品包装业的行销专家,她的第一份工作是一项新产品的市场测试。可是,她却犯了一个大错,导致整个测试都必须重来一遍。当她开始向上司报告时,她恐惧得浑身发抖,以为上司会狠狠训她一顿。可是上司不是她想象的那样,而是谢谢她的工作,并强调在一个新计划中犯错并不是很稀奇的,而且他有信心等待第二次测试对公司更有利。上司保留了贾玲的面子使她深为感动。果然第二次测试她进行得十分成功。

时刻要想到保留他人的面子,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而我们却很少有人考虑到这个问题。许多人经常喜欢摆架子、我行我素、挑剔、恫吓,在众人面前指责别人,却没有考虑到是否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只要我们多考虑几分钟,讲几句关心的话,为他人设身处地想一下,就可以缓和许多不愉快的场面。实际上,如果你是个对面子无所谓的人,那么你必定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如果你是个只顾自己面子,却不顾别人面子的人,那么你注定有一天会成为吃亏的人。

在台北曾经发生一起血案,引起了媒体的高度重视。萧崇烈一家三口被杀,在警方锲而不舍的查缉后,案情真相大白。凶手邓笑文被捕后,坦承因受萧崇烈讥讽而萌生杀机,并在行凶后担心事情败露,故再杀其妻女灭口。

邓笑文说:两个月来,死者萧崇烈一直用话刺激他、耻笑他,并用手指着他的胸脯,笑他“没什么用”。对这样的“讥讽”,邓笑文怀恨在心,以致使他萌生杀人泄恨的念头。

据警方透露,凶犯邓笑文心智健全。但是,他因受到对方不断的讥讽和嘲笑,觉得没面子而杀人,这也成为了历年来台湾地区灭门血案中的特殊案例。

《圣经·马太福音》中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真正有远见的人不仅在与同事一点一滴的日常交往中为自己积累最大限度的人缘,同时也会给对方留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妻子和女儿偏心资助生后,我选择脱离世界  抛弃女友后,她成了豪门真千金  故山犹负平生月  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战心归来  花开半夏即入秋  不死武帝  蝶影翩跹,情债难填  强将手下无弱兵  敬我余生不悲欢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我死后,渣女跪在我坟前痛哭  跟知名主持人学超级口才  退婚后,青梅离婚要嫁我  九界独尊  死遁三千年,归来都市无敌  跟马云学创业  道观火了,他们都来求神仙保佑!  重生1960,我在山村的快乐生活  癌症倒计时:总裁妻子虐疯了  成就大事的83个性格要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